“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件事情凶险异常?”
“微臣——”
刘光冷笑,教训道:“我生在鲁地,自小熟读圣贤书,怎么可能不知道此事的凶险以及失败的代价。但是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后退的余地!”
“殿下莫不是担心颜优——”
“颜优不值得我担心, 我真正在意的是重用颜优的刘姣!”
“殿下……”
“刘姣与我本就关系恶劣, 近年来又重用颜优,由此可见, 一旦她登上大宝之位,绝不会对我手下留情。与其束手就擒任人宰割,不如趁此机会放手一搏!即便失败,也能在史书上留下刚正不阿的名声!”
“这……”
幕僚觉得刘光的想法有点——
“我承认我平时有点贪财, 对鲁地百姓也有些刻薄。但倘若我为匡扶天下正道而死,后世也会将我的贪财归为拯救大汉的不得已之举。何况,谁敢断言我一定会失败?”
刘光信心满满。
幕僚见状,最后一次提醒道:“殿下,皇太女身后不只有军队的支持,所有渴望通过科举得到官职的读书人也都拥护皇太女。”
“无妨,只要下一任君主也认同并继承科举制度, 天下读书人就不会对刘姣这个大胆违背周礼的皇太女念念不忘。”
“……殿下所言极是。”
幕僚低头,不再述说观点。
……
……
刘光登门时, 刘故正在试穿参加高庙祭祀的礼服。
得知鲁王求见,刘故立刻请他进入,并在大厅郑重其事地接待:“不知鲁王来访,小王有失远迎。”
“单于客气了。”
入座的同时,刘光打量刘故,发现这位匈奴单于对汉文化有发自真心的喜爱,不仅自己穿着汉人衣冠,侍奉他的男女奴仆也都作汉人装扮,房间里摆满汉地的工艺品,案上放着诸子百家经典。
“不愧是大汉和亲公主的后代,单于对大汉竟如此感情深厚。”
“大汉是我的母族,我怎么可能不爱大汉?”
刘故看出刘光来者不善,与他虚情假意地唱和。
刘光知道刘故为人狡猾自私,见他笑容虚伪,索性开门见山:“单于对今年的高庙祭祀有何看法?”
“很荣幸,很骄傲。”
“除此以外呢?”
“鲁王,有话就直说,不用绕圈。”
刘故似笑非笑地看着刘光。
“单于——”
“鲁王顾左右而言,分明对我怀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