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他们真会听从我们、转头攻向安息?”
“至少目前看,他们是对安息产生了兴趣。”
李令月直言不讳:“一旦匈奴入侵安息,大汉就可正式对身毒用兵。”
“因为北境和西域的边防压力都大大减轻?”
“是。”
李令月承认她对安息怀有一定的戒备——虽然安息通过丝绸之路得到巨大利润也愿意和大汉分享丝绸之路的好处,但安息同样也从身毒地区获取香料赚取利益。以安息帝国内部那一盘散沙的状况,难保不会有地方行政大员出于利益考量干涉大汉对身毒的军事行动。
何况,匈奴经过连番内战和天灾,早已受损严重,儿单于若对安息用兵,必然减少对大汉北境侵袭,间接减轻北境的军事压力。
最重要的是,即便匈奴看穿大汉建议他们打安息这一行为背后的所有谋算,依旧会投身其中。
因为匈奴已经失去从汉地取得粮食和财物的能力,也失去了对西域各国的统御权,他们需要从富裕但软弱的安息获取粮食和金钱。
“出兵身毒的事情,由你们全权安排准备,地方郡县包括诸侯王若有人反对此举,可以便宜行事。”
为了尽快获取身毒的财富和土地,刘彻给予女儿等人更大的政治权限。
“谢父皇。”
“对了,你四皇弟的疯病,近来可有好转迹象?”
虽说对刘胥早已没有一丝亲情,但当着众臣们的面,刘彻也偶尔会表现出慈父一面。
“四皇弟的疯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够和人正常说话,谈论国事,严重的时候见人就骂,不分青红皂白,有时甚至会打死打伤身边伺候的人。”
“看样子,他这疯病短时间内是治不好了。”
刘彻淡漠说道,语气甚至暗含喜悦。
臣子们都知道陛下对广陵王是礼节性关心过问,闻言,纷纷附和着做出同情、叹息姿态。
……
经过十多天的焦急等待,殿试名额终于确定,其中汉郡试子八十人,西域、西南夷、东北诸属国试子二十人。
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殿试皇榜上,汉郡试子们无不欢欣喜悦,有人甚至因为开心到现场晕死过去,惹得同榜哈哈哈大笑、落榜酸楚挤兑。
来自西域、西南夷、东北诸属国的试子看到自己有幸入选殿试,心中却是忐忑不安。
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大汉的统治者们想要什么,更清楚地知道想得到大汉的官职必须做出怎样的牺牲,可是——
“这种事,即便我们不做,总会有人去做,不是吗?”
来自周边属国的试子们自我安慰地说道。
何况——
做大汉的狗并不是什么丢人事情,相反,是大势所趋甚至民心所向。
毕竟,他们的国家迫于大汉强势不得不接受大汉管辖后并没有遭受预想中的横征暴敛,反倒是汉人的大量涌入让本地百姓学会了原本只存在于汉地的各种先进技术,生活得到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