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大怒:“汉皇帝这是什么意思!抢走我们的土地不够,还要抢走我们的人!”
但使团的其他人听说此事后却暗暗动了私心。
毕竟,汉皇帝虽恨匈奴至深,自登基以来频繁对匈奴发动战争,却也一诺千金,宽容厚待主动投降的匈奴人。
所以——
匈奴使者大发雷霆,同行的使团成员却个个沉默不语。
有人甚至趁夜深人静主动与戍守匈奴使馆的汉人骑兵攀谈,想知道自己这种身份的匈奴人投降大汉后能得到怎样的待遇、带来的族人是否也能和汉人一样分得土地。
“当然可以。”
骑兵们事前得过叮嘱,不仅耐心回答动了投降之心的匈奴人的问题,还将汉帝国的军爵奖励告诉他。
得知汉人可以通过战场立功得到爵位、黄金、田地宅院,且汉皇帝提拔人才从不看出身、即便是奴隶也可以做将军封万户侯,匈奴使团成员心中五味杂陈。
他也想过上这种稳定又荣耀的生活。
见匈奴人露出心动神情,汉人骑兵又道:“身体孱弱、无法从军打仗的人也可以进学堂读书,通过科举考试得到朝廷授予的官职。”
“读书?科举?”
匈奴使团成员困惑不已。
要知道,匈奴没有自己文字,在与中原接触前,所有的知识都采取口口相传。
和中原接触后,王庭的大贵族们开始学习中原人的文字,用中原人的文字书写记录重要事件,但普通匈奴人包括大部分的匈奴小贵族依旧过着没有文字的原始游牧生活。
因此,即便是能熟练使用汉语的匈奴使团成员,能写的汉字也不过百十个,并始终觉得读汉书写汉字是王庭大贵族的特权。
现在,得知汉帝国的每个郡县都有学堂且学堂收费不高、中等人家就能供得起,学成以后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不论贵贱高低,通过考试就有机会得到朝廷授予的官职……
“你们汉帝国太……太……”
使团成员被深深触动,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此刻的心情。
“所以汉帝国最终赢了匈奴帝国。”
汉人骑兵骄傲地说道,还给匈奴人看自己的佩刀。
匈奴使团成员接过汉军佩刀,只看一眼就感受到贴面的锋利:“好刀!”
“这样的环首刀,每个汉军骑兵都有至少一把,而且我们的马全是来自西域的良马,我们的铠甲用钢铁和牛皮缝制做成,又轻便又柔韧……”
“……原来如此。”
听完汉人骑兵的描述,匈奴使团成员豁然开朗。
匈奴生我养我,是我的母亲,但孩子不能一辈子赖在母亲身边!
是时候离开母亲,寻找自己的天空了。
……
匈奴使团成员被汉地的优越生活吸引生出投奔大汉的想法,匈奴使者对此却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