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大体理解系统的意思:“鸭子能捕食还未羽化的蝗虫,湿润的泥土可以遏制蝗虫的虫卵孵化……”
[正是!只要做到这两点,蝗灾即便准时发生,危害也会被大幅削减。]
“我决不允许三年蝗灾这种扰乱统治、危害百姓的事情发生!”
李令月发誓。
……
……
卫律代表大汉和安息国使者相谈甚欢。
一方面因为安息国上下都喜欢大汉商人带来的神奇、美丽的东方物产,还能从中获得巨额贸易利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安息国发现汉帝国虽然曾经考虑和大月氏人结盟,但现在的大汉并不喜欢大月氏。
更重要的是——
大汉很强,军事力量在安息之上,且因为两国之间存在大量小国,两国边境直线距离超过千里,短期内不但不必担心发生冲突,还可以携手合作,共享丝绸之路的好处。
这一日,欢宴中途,安息使者操着不熟练的汉语问卫律:“大汉使者,我有个问题,希望您可以如实回答。”
“安息使者请讲——”
“汉皇帝陛下对大月氏人到底是什么态度?”
不等卫律回答,安息使者补充道:“大月氏人连杀我们两代国王,我们与大月氏人有血海深仇,绝无共存可能!”
“陛下觉得大汉和安息之间有愿意臣服的西域诸国即可。”卫律隐晦暗示道,“如今的大月氏人已经不配成为大汉的盟友,偏偏它又不愿臣服大汉帝国。”
“所以——”
安息国使者双眼发光:“大汉皇帝陛下支持我们进入大夏地区驱逐甚至铲除盘踞在那里的大月氏人?”
“丝绸之路的秩序应当由大汉和安息共同维持。”
卫律表明态度:大汉不但不会干涉安息国对盘踞大夏地区的大月氏人的军事驱逐甚至铲除,还打算和安息国共同维持丝绸之路的秩序,瓜分利润。
“有大汉使者的承诺,我们可以放心做事了。”
安息国使者露出明媚的笑容,随后向作为贵宾出席宴会的四位汉军将领举杯致敬:“还请大汉务必协助安息。”
“好说!好说!”
上官桀笑得嘴巴都快咧到耳朵边。
李陵也一脸期待。
赵破奴听说很快就能打仗,打得还是胆敢对陛下不敬的大月氏人,兴奋无比。
赵充国性格稳重,酒水沾了沾嘴唇就算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