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国王应声落马,倒地时已经断气,死不瞑目。
随后,匈奴骑兵涌来,将寡不敌众的李广利以及随行的几名使团成员抓住。
由于轮台国名义上已归属大汉,暗中勾结轮台国王的匈奴人只敢在野外行动,不敢进城内抓人,宿醉未醒留在城中的卫律侥幸逃过一劫。
……
……
卫青捧着董仲舒亲笔写成的劝陛下为天下苍生立四公主为储君的上疏进入大殿,当着众人的面禀告道:“陛下,大儒董仲舒归天了。”
“他……”
刘彻叹了口气,道:“他这一生为朕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如今寿终正寝,赐他陪葬茂陵!”
“臣替董仲舒谢陛下恩典。”
随后,卫青高举上疏:“陛下,这是董仲舒生前留给陛下的最后一份上疏。”
“哦?”
刘彻故作惊讶,命卫青立刻把上疏送到面前。
“喏。”
卫青把上疏交给刘彻,禀告道:“陛下,董家子女与弟子们说,董仲舒直到最后一刻依然念着大汉江山、念着陛下。”
“他这个人虽然时常顽固得让朕痛恨不止,但确实是个为国为民的忠义之士。”
刘彻做出伤感神情,展开董仲舒的临终上疏,看完后喜上眉梢却又强作淡然,对霍光道:“将这份上疏交丞相,命他召集众臣商议。”
“喏。”
霍光双手接过董仲舒的临终上疏,推到一旁。
随后,刘彻命少府官员从内库中取金银、玉石、琉璃、丝绸等珍贵之物送去董府作为董仲舒的陪葬用品,自己也亲自前往吊唁。
董仲舒作为当世大儒,不知多少人受过他的教诲、学过他的文章、将他视为圣人贤者,见陛下对董仲舒如此厚葬礼遇,董仲舒的家人与弟子无不感激涕零,跪谢皇帝恩泽。
……
董仲舒的家人与弟子们将董家跪得水泄不通,日夜哭泣哀悼师长,奉命率领众臣讨论储君人选的刘屈氂却在看过董仲舒的临终上疏后不知所措,
“……当世大儒竟然建议陛下立公主为储君?!”
“上疏是大儒董仲舒亲笔写成,由大将军亲自送入未央宫,绝对不可能有假。”
霍光语调平缓,看着神情慌张的刘屈氂:“陛下命丞相组织讨论此份上疏,还请丞相务必尽快完成陛下的嘱托。”
“我……”
刘屈氂干笑,低声问霍光:“子孟,陛下在立储这件事情上究竟是什么心思?他到底想立哪位皇子做储君?石庆推举四公主又是……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