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与妻子一起回京述职,上官桀充分发挥他的口才,将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西域的大小战役描绘得精彩纷呈又险象环生,刘彻听得如痴如醉,赞道:“少叔这口才不能留在内廷为朕与儒生辩论真是可惜了!”
“陛下,臣并非辩才,没有口舌如簧之能,方才所述俱是战场实情,没有半点添加。”
上官桀非常享受凭军功稳妥高升的现状,不想留在长安承担做辩才的风险。
刘彻夸赞上官桀适合留在宫中做辩才本是嘲讽他对战场的描述太过夸张,见他如此反应,笑道:“能把亲身经历的事情描述得如此精彩,本身就是一种才华。”
“谢陛下夸赞。”
上官桀干笑。
随后,他看了眼左右,小声道:“陛下,臣前几日收到一则消息,大宛王畏惧大汉威严,有意让大宛王子来长安为未央宿卫,大宛公主入禁中为陛下后妃。”
“哦?”
刘彻顿时来了兴趣:“那大宛王子与公主生得如何?”
“大宛王共有五子六女,最大的今年二十,最小的不过三岁,”上官桀微笑道,“至于样貌,自然是西域人最为推崇的那种。”
“西域人喜欢高鼻深目,但朕对这种长相没兴趣,”刘彻道,“难得他们诚意十足,就让他们把王子和公主都送过来吧。”
“喏。”
“比起王子和公主,朕更想要大宛的马,最好是天马。”
刘彻补充道。
西域对美人的审美与中原有较大差异,且西域人大多不懂汉俗,汉语也说得结结巴巴,一点都不熟练。因此,刘彻喜好美色,却对西域美人没有兴趣,只是偶尔试试尝个新鲜,留在他身边的依旧是长相符合喜好又多才多艺的中原美人。
但刘彻喜欢西域的土地、物产,尤其是产自大宛的形态优雅婉若游龙、奔跑过后通体反射淡红光芒的天马。
上官桀也知道皇帝喜欢天马,连声道:“臣一定督促大宛使团带天马来长安。”
“天马在大宛也是珍稀物,每次上贡个五十、一百已经足够,但是寻常骏马的数量必须每次至少一千匹,在玉门关验查过后送去汉阳大草滩的牧师苑圈养。”
“喏。”
上官桀低头受命。
霍去病也笑着谢恩:“儿臣替河西军营谢父皇恩赐。”
“训练有素的战马是骑兵战力的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怠慢。”
“儿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