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造艺人奉皇命巧心研究,终于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原本只能用来织造丝绸的织机改良成功,织成棉布呈献给皇帝。
可惜棉丝看起来像蚕丝,终究不是蚕丝,织出的棉布远不如丝绸细腻柔顺,但想到此物可以大规模种植,种植成本远低于种桑养蚕取丝,且织成的棉布虽然不如丝绸细腻却比葛、麻织造的布料柔韧结实,此外,棉丝可以像蚕丝一样用作填充,制成柔软舒适的垫子、被褥……
由此,刘彻得出结论:“棉比麻好,应当让百姓多多种植。”
“喏。”
“织造棉布的织机也要加快速度,”刘彻补充道,“有了织造棉布的织机,棉才能变成布,裁成衣服。”
“陛下所言极是。”
朝臣们纷纷附和。
随后,刘彻给负责种植三种作物的几个西域人赐了一等爵位。
这几个西域人本就是为荣华富贵而来,如今得偿所愿,可谓欢天喜地。
而朝臣们看到这几个西域人仅凭为陛下种植作物就能得到爵位,心中难免有几分不屑,暗暗决定让家族中的闲散子弟也组织商队去西域闯荡,带回有价值的作物,获得陛下的嘉奖。
刘彻将朝臣们的细微情绪看在眼中,等他们走后对李令月道:“昔日有千金买骨,今日朕只用一些爵位奖励就能让他们个个奋勇向前,姣儿,你明白了吗?”
“女儿明白。”
“勘测黄河沿岸的人,选好了没有?”
“已经选好,共有一百二十人,”李令月道,“其中大半是墨家出身。”
“墨家?墨家子弟确实适合做这件事。”
刘彻对女儿的选择表示认同。
李令月又道:“另有多位精通天文、堪舆、计算的博士同行,负责查看黄河沿岸的风水走势,以免疏浚挖掘出错,损伤国运。”
早在天人感应说出现前,黄河就被认为与国家运势紧密相关,它的喜怒甚至能决定皇朝的兴衰。
所以,听到女儿不仅让墨家子弟负责勘测黄河,还派遣精通风水堪舆之人同行确保治理黄河的行为不会损伤风水、影响国运,刘彻很是欣慰,道:“姣儿办事细致。”
“大汉江山的存续重于泰山,女儿只能尽自己所能。”
“想到什么就只管去做,朕相信你。”
“谢父皇。”
“你皇兄那边——”
刘彻话锋一转:“南国地势偏远又四面环海,若是他能将南国治理好自然最好,若是治不好,只要他主动认错悔过,朕会给他换一处富庶丰饶的封地。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朕的长子,他不肖,朕也有责任。”
“父皇,您当真为皇兄操碎了心。”
“可惜他并不知道朕对他的爱胜过其他皇子,时常对身边人抱怨朕对他太苛刻,不似对其他孩子那般温柔耐心。”
刘彻叹了口气:“还好朕身边并非只有这几个不肖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