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八零极品假千金 第349节(1 / 2)

龚招娣没想那么多,她只是尽心尽力的办事,照顾孩子们;她从来没有那样的心思,倒是王大丫,她可能有。这么一想,龚招娣的目光落在了王大丫脸上,果然,她一脸后怕。

有时候,一个人不是一开始就坏,而是一步步试探;试探着底线,试探着别人的行事方式,最后一步错不不错。

学做好人难,学做坏人易。

“王姐是该好好想想了。”说完,她转身去喂孩子们吃东西了。

王大丫叹了口气,也跟了上去;她是龚招娣会来事,会想,会做人,同样的,她也比龚招娣想的更多。

龚招娣纯粹是在照看孩子们,而她呢?不能说不纯粹;而是在严家,钟毓秀不太管事,严如山倒是管事,但他忙啊!严老又是不管是的人,他老人家现在就抱着曾孙乐呵。时间一长,她的谨慎心被一点点消磨,等到真正的野心长成之时,便是犯错之时。

“龚同志,我去厨房泡茶给堂屋送去,麻烦你照看一下孩子们了。”

“行,王姐,你忙你的去。”龚招娣一口应下,目送她走后,才一个个挨着喂孩子们;一人一口的来,他们不闹腾,三碗摆放整齐,一人一勺,吃的很开心。

院子里发生的事情,严国峰不知道;他正招待着于远铸等人,第一次见面,多是严国峰出声询问他们的情况,在公司做的怎么样呀,对锦山集团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啊!

于远铸一一回答,但回答的十分谨慎,让人没有觉得不妥,甚至很完美;然而,正是这份完美,让老爷子对此人满意的同时又不满意,因为他的回答太过让人挑不出错处来了。

临近晌午,于远铸等人看着时间告辞,严国峰将人送走;看了一眼孩子们,让人摆饭。

吃过午饭,严国峰陪着孩子们午睡,聂溪也回了家;回去的时候,她没再接王大丫给的东西,父母交代过了,不能再接受人家的东西,她时刻谨记。

于远铸回到公司,赶了一份关于红星村资助的报告,交给严如山过目。

“严总,我亲自跑了一趟红星村,资助的孩童共计十六人,请您过目。”

严如山接过递送到面前的报告仔细翻看,看完合上报告,不由沉思,“红星村的村长怎么说?”

“村长很激动,要是成了,会很感激您。”

“你把我的身份说了?”

于远铸见他脸色不对,道:“也不算是我说的,是村长猜到的;我只简单提了一句,他问我才说的。”

那还不是相当于你说的。

严如山没打算追究这事儿,既然选择了资助,被村长知道他的意思也无妨;只是,以后遇到村长和村里的人,少不得要应酬一下。

“这事儿你看着办,资金拨下去后要不定时去清查。”这些钱做慈善他没意见,却万万不能被人贪。

慈善基金会的分红多半是毓秀的,媳妇儿的东西,他不容忍任何人贪。

严如山将文件签字又给了他,“基金会的资金,年底之前统计一下给我报上来。”

“好的,严总。”于远铸接过文件,并未走,欲言又止的望着他。

严如山看他一眼,“还有什么事?”

“严总,今天我们知道老爷子住在红星村,特意上门拜访了一下;只是去的突然,什么东西都没带,有些失礼。”

“无妨,爷爷不在意这些,你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便可;以后不要去打搅他老人家。”

“好的,严总,我明白;之后不会再去了。”于远铸心头跳了跳,忙出声应着。

他们对拜访老爷子一事,是有私心,但更多的确实知道了老爷子住在村子里;他们不上门拜访一番说不过去,出于礼多人不怪的想法才硬着头皮,没带上门礼就上门的原因。

第649章 敲定

“尽快把资助事项安排下去,让专门人员去跑。”免得乱了事儿。

于远铸忙应声,抱着报告走了;出去之后,他还心跳加速,严总的气势更甚了,以前的严如山气势再强也没现在强。但这也给了他一次警醒。

走到今天,他不容易,更得尽心尽力,不能去做犯忌讳的事儿。

办公室里,严如山揉揉眉心,心情不美好;于远铸上门拜访不算事儿,但他不希望私事带到工作中来,因此给他一个警告算完,要是再犯,他的位置也该换了。

当初,慈善基金会是吴超在管,之后把吴超拉到了锦山集团来做财政;慈善基金会的事情安排了于远铸接手,若是于远铸做不好,再换一个就是。

傍晚下班,严如山开车回家,途径中关村,他习惯性的开车到医药研究院外等;停好车,打开车门走下来,顺手关了车门,走到车头前望着医药研究院的大门,默默等媳妇儿出来。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天色快黑近的时候才见她埋着头,步履匆忙的走来;身后跟着顾令国和方国忠、狗蛋。

“媳妇儿。”

钟毓秀抬头看他,笑了笑,“来多久了?”

“刚到没一会儿。”说着话,严如山已经脱下外套披在她的身上,将人搂进臂弯里,“冷吗?”

“不冷。”缓缓摇头,毓秀道:“这点程度都算不上冷。”

严如山握住她的柔荑捏了捏,冰冰凉凉的感觉传递出来,他皱了皱眉头,“还说不冷,手都凉了;现在不比夏天,一个不小心就得感冒。”

钟毓秀莞尔一笑,并未反驳他;有精神力在身,少有生病的时候;不过,男人这么关心她,心疼她,她乐得享受。

“如山,你今天都忙了些什么?”

“公司的事情,我让人去红星村走了一趟,资助名额基本已经敲定了。”

钟毓秀点点头,“那就好,尽快解决,那些孩子翻过年就能去入学了;少耽搁一学期呢,我们现在资助的众多孩子之中,将来说不定就有那国之栋梁。”

她不知道未来谁会有多大的成就,但她尽可能的帮助一部分人;不想错失有可能成长为栋梁的人才,她相当于是在大海捞针,捞到一个算一个。

捞的时间还挺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