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闻所未闻,炸开了锅(2 / 2)

田园佳婿 晗路 5846 字 4天前

孟氏去了书包作坊,忍不住心里的喜悦,把孟贤要成亲的事情说了出来。

作坊里得女人都纷纷道喜,说是到了成亲那天一定过来帮忙。

大周氏和二周氏也笑着说,如果有用的着自己的地方尽管开口。

周莹在一旁低着头,静静的缝制自己手中的书包。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吃过晚饭,快速的洗刷完碗筷,孟氏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孟倩幽去了新宅。

孟中举夫妇和孟大金一家也刚吃过饭,孟大金家的正在洗刷碗筷,看到他们母女进来,停下了手中的动过,在围裙上擦了擦自己的手,笑着说道:“弟妹和幽儿来了,快屋里坐。”

孟氏没有去屋里,直接拉着孟倩幽来到了孟大金家的面前,小声的对她说道:“大嫂,我有事要和你商量。”

孟大金家的看她神神秘秘的,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压低了声音说道:“去我屋里说吧。”

孟氏点头,就要随着孟大金家的进屋。

老孟氏听到了孟大金家的话声,扬声问道:“是幽儿过来吗?快到屋里来,奶奶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了。”

孟倩幽应声。

孟氏冲她使了一个眼色,才跟在孟大金家的后面进了屋。

走进屋内,看到孟仁和孟义也在,孟倩幽甜甜的喊过孟中举夫妇以后,笑着对孟仁说道:“恭喜呀,孟仁哥,你马上就要做新郎倌了。”

孟仁自从想通了以后,整个人变得沉稳了很多,加上这段时间周礼特意的教导,周身隐隐透出一股清流的气息。听了孟倩幽的话,脸色微微一红,由衷的回道:“我这亲事能成,还多亏了幽儿妹妹,等我成亲了以后,一定和英子一起好好地谢谢你。”

孟倩幽摆手:“谢我就不必了,你只要记住自己说过的话,以后好好地对待英子就行了。”

孟仁保证,“那是自然,只要我们成了亲,我这一生必不会负她。”

孟倩幽点头:“大堂哥今天的话我记下了,倘若他日你做了对不起英子的事情,不论你在什么地方,我都不会饶过你的。”

孟仁面色不改的应声:“好。”

孟中举夫妇听到孟仁的话也是很欣慰。

老孟氏拉着她的手,把她拽到了自己的身边坐下,问:“我刚才好像听到你大伯母说你娘也过来了,她人呢?”

“她先去了大伯母的屋子,和大伯母商议下聘的事情,一会儿再来给你打招呼。”孟倩幽回道。

老孟氏又说道:“我听你大伯母说,今天你娘亲自上孙府去给贤儿提亲了,说是他们已经答应了。”

孟倩幽点头,回道:“娘就是因为这事才过来找大伯母的,看看她给英子给你下聘的时候准备什么东西,我们也好参照着去准备。别他们先后下聘,拿出的东西相差太多,惹得村里人笑话。”

老孟氏拍了拍她的手,“你娘做的对,就应该这样,别说是下聘了,就是成亲的时候场面也不能差的太多。总归我们是一家人,差的太多了,你大伯和你大伯母的面子上也过不去。”

孟中举也摸着胡子赞同:“你奶奶说的对,不能相差太多了。你大伯毕竟是村长,如果你们家的场面太大了,你大伯的脸面上也过不去。”

孟倩幽的心里一动,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

孟义站在一边,听着几人的谈话,嘴唇动了动,似乎有话要说。可挠了半天的头,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孟中举夫妇没有发现,孟倩幽却将他的神情看在了眼里,笑问:“孟义哥,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孟义见几人都看向他,慌忙摆手:“没、没有,我没有话说。”

孟倩幽看他有话想说却不敢说的样子,皱起眉头,道:“孟义哥,这里没有外人,你有话就直说,你知道我最烦吞吞吐吐的人了。”

孟义闻言酝酿了半天,还是没有鼓起勇气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孟倩幽正准备在说他几句,孟大金家和孟氏先后走了进来。

孟氏给孟倩幽传递了一个眼神,告诉她自己已经把孟大金家的说服了,剩下的全靠她了。

孟大金家的满脸的不好意思,不知道说什么好。

反倒是老孟氏问她们:“你们商量的怎么样?想准备什么东西?”

孟氏堆起笑脸,小心地说道:“爹、娘,我想给孙姑娘和英子准备十六抬的聘礼。”

老孟氏的笑容僵了一下,惊讶得问:“这么多?”

孟氏小心的回道:“我们事先没有打招呼,突上门提亲,孙家一点准备都没有。可即使这样,他们也答应了我的的提亲,我这心里过意不去,想要把一些成亲的东西准备好了给他们抬过去,省得她们手忙脚乱的准备不齐全。”说完,小心的观看老孟氏的脸色。

老孟氏的脸色果然和她想像的一样沉了下来,道:“虽然你说的不错,但我们也不能出格的太多,平日里村里人都是最多四抬下聘,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可以装成八抬,十六抬就太过了,你这是要以后村里说亲的人指着脊梁骨骂我们吗?”

孟氏和孟大金对看了一眼,没敢反驳。只是悄悄的给孟倩幽使了一个眼色。

孟倩幽意会,笑道:“奶奶,我娘做的也不错,是我们失礼在先,补偿一些也是应该的。再说了,孙家是镇上的大户,能答应把孙姑娘嫁到我们家里来,我们已经是高攀了,多给些聘礼也是应该的。”

老孟氏拍了拍她的手,道:“你还小,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万一我们家开了头,后面的人都跟着效仿,那别人家的孩子还娶不娶亲了?再说,要说高攀义儿的亲事我们高攀的更厉害,那他成亲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呢?”

孟大金家的急忙道:“义儿的亲事不一样,周夫子家离得近,我们随时都可以给他们透漏过消息,让他们家提前准备的。”

老孟氏反问:“那周家是京城里来的,到时候要求更高怎么办?你别忘了义儿的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成亲了。仁儿的聘礼如果太多,恐怕义儿娶亲的时候,我们连四抬的聘礼也准备不起了。”

孟大金家的张了张嘴,没敢说反驳的话。

孟氏有些着急,使劲的给孟倩幽使眼色。

孟倩幽听完老孟氏的话,想起孟义刚才欲言又止的表情,脑中突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既然这样,干脆也别等以后了,索性把孟义哥的亲事一块办了吧。”

孟中举夫妇和孟大金家的以及孟氏愣在原地,孟义则抬头惊喜的看向她。

孟中举首先反应过来,摸着自己的胡须,笑着说道:“这倒也是一个好办法,既可以照顾到周家的脸面,也可以让村里人说不出闲话。不过,离过年的时间没有多少时日了,他们这前后脚的成亲,是不是太赶了些?”

孟中举都赞同了,老孟氏便没有再说话。

孟倩幽笑着回道:“既然他们三个都要成亲,我们也别一个一个的办了,不如您选个好日子,让他们同一天成亲。这样,咱们家就不会忙不开了。”

三个兄弟一起成亲,孟中举活了这么大的岁数,闻都未所闻过,闻言,还真的认真考虑起这件事情来。

孟大金家的和孟氏早已经被孟倩幽这一个接一个的主意给弄懵了,呆呆的站在原地迟迟的反应不过来。

一直站在一旁没有说话的孟仁开了口,对孟中举说道:“爷爷,我觉得幽儿妹妹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三人同时成亲,传出去又是一段佳话。”

孟倩幽也加了一把火,“爷爷放心,只要您同意,我们绝不会让大伯和大伯母感到为难。不但孟仁哥和孟义哥的聘礼钱我们出了,就连成亲时的酒席钱我们也掏了,大伯和大伯母不需要花一两银子。”

孟中举考虑的就是银钱的问题,孟大金当了村长以后,整日里忙着村里的事情,没空去作坊里上工,挣不来银钱,自己也不授课了,自然是没有了束脩的收入,孟仁每天要跟着夫子上课,没空去作坊里上工,说来说去,家里现在还是指着孟义一个人的工钱,就是再省,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几十两的银子,如今孟倩幽这样说,孟中举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是满口答应:“好,就按幽儿说的办,让他们一块成亲。”

孟中举是一家之主,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老孟氏即使再有不同的意见,也没有出声反对,更何况她也觉得这样做确实不错,便也点头答应。

孟氏更甭提,只要是答应让她多拿一些聘礼,早日的把孙茜娶回家,怎么样做都行。

孟大金家的却是满脸的不好意思,一个儿子让孟氏帮着出聘礼还不行,两个儿子还都让他们出,不但如此,就连成亲的事情也让人帮着操办。可是孟中举已经同意了,自已也不能再反对,便对孟氏说道:“弟妹,这怎么好意思呢?怎么能让你们出这么多的银钱?”

“哎呀,大嫂,我们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你还是考虑一下如何去给周家去提亲吧,毕竟他们刚定亲没有多长时间。”孟氏提醒她。

孟大金家的被转移了话题,想起了这个事情,皱起了眉头,有些为难得说道:“是呀,我们这样贸然的提出来,不知道周家会不会答应。”

孟氏给她出主意,:“让我说呀,你干脆也和我一样,亲自上门去求娶,他们不答应,您就不出门。”

孟倩幽被孟氏的说法逗笑:“娘,周家是诗书世家,大伯母把事情的原委讲清楚,周夫子会体谅她的。也许比孙家答应的还要痛快呢。”

孟大金家的闻言舒展开了眉头,睁大了眼睛,对着她希翼的问:“你是说只要我亲自去,周家一定会答应?”

孟倩幽点头,“八九不离十。”

孟倩幽现在是全家人的主心骨,既然她说能行就一定能行,孟大金家的立刻来了信心:“我明天早上吃过早饭以后就过去提亲。”

孟氏点头,道:“行,早点定下来,咱俩也可以早点给他们置办东西。”随即又把自己定好的下聘的日子说了出来,道:“索性咱们就一起给他们下聘,一起让他们成亲,在这十里八乡的,我们家再风光一把。”

能再出一次风头,让孟家的名声传的更响亮一些,孟中举自然是愿意,当即拿出月历,选了一个宜嫁娶的好日子,只不过日子比较远,是进了腊月以后。

所有的事情商定好,孟氏和孟倩幽回了家中,告诉了孟二银这个消息。

孟二银听后愣了一会,满脸的不相信。随后反应过来,激动的搓着自己的手问道:“兄弟三人同时成亲,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

孟氏抬高下巴,得意的说道:“当然是我女儿了,除了我女儿谁还能有这么一举多得的想法。”

孟二银大笑,声音里充满了满满的自豪。

孟大金家的第二天早早的吃过早饭以后,就亲自提着头一天在镇上买的预备给孟仁提亲用的礼品,独自去了周家。

周周夫子知道了她的来意后,稍微想了一下,就答应了她。后面的说辞和孙家的一样,说自己家需要给周莹重重的准备一下嫁妆,成亲的日子不要太靠前。

孟大金家的急忙说不用他们准备,自己会把全部的东西准备好。

周夫子笑着点头,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孟大金家的察言观色,知道他是知道自己家里的条件不好,恐怕也拿不出多少的好东西,只是怕伤了她的脸面,才没有多说。

接下里的一段时间,孟氏连作坊也不去了,天天和孟大金家的一起去镇上买定亲的东西。一样买三份,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自从答应了孟家的提亲,周夫子就不让周莹去书包作坊了,让她在家里绣自己的嫁衣,时间紧,就连大周氏和二周氏也不去了,在家里帮忙。

孟家商定好了以后,孟中举便去找了老族长,把三个孙子同时下聘,同时成亲的事情告诉他。

老族长也是闻所未闻这样的事情,想着孟家又要风光一回,乐得摸着胡子直点头。

孟中举告诉他,下聘的东西有点多,需要他号召本族的青壮年们都去帮忙抬嫁妆。

其实以孟家现在的在村里的地位,只要招呼一声,村里人会争先恐后的过去帮忙,根本用不着自己这个族长出面,孟老族长明白孟中举这是在孟氏族人面前抬着自己,给自己脸面,高兴的也没问准备多少嫁妆,就吩咐孟氏族人到那天的时候把手里的伙计全部放下,过去帮忙。

老族长发了话,无论是闲在家里的,还是出去做工的,等到了下聘那天,全都聚集在了新宅的门口,抬嫁妆。

孟大金把他们分成了三拨,一拨去周家,一拨去孙家,还有一拨去英子家。

镇上最远,孟大金指挥着第一波人进去院内抬嫁妆,先去镇上。

族里的小伙子们嘻嘻哈哈的说笑着进去院内,却在看到三排数不清的聘礼时傻了眼。

孟大金指着一排十六抬聘礼告诉他们,这是去镇上的。抬到外面的马车上就好,等到了镇上以后,再卸下来,抬着去孙家。

小伙子们愣神之后,把嫁聘礼抬去了外面。

村里人一开始没在意,等看到聘礼源源不断的从院内抬出来时,开始有了惊呼声:“我的天呀,他们这是准备了多少抬的嫁妆?”

有细心的数过了,大声回道:“十六抬,整整十六抬聘礼。”

人群炸开了锅。各种不同的声音响起:“他们三人一天下聘,这孟贤的聘礼十六抬,那孟仁和孟义的聘礼不知有多少?”

有的人道:“村长家的条件不如孟二银家的好,不过最少也得有八抬吧。”

旁边的人摇头:“他们家两个儿子同时成亲,八抬估计也够呛,顶多四抬。”

还有人说道:“这么少?那还同一天下聘,村长这不是自打脸面吗?”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去镇上的聘礼装好,文彪和文虎赶着马车在前,抬聘礼的小伙子们跟在后面。最后是吹吹打打的唢呐队。

目送这一拨走远,众人的目光紧紧的盯着新宅的大门,看看孟仁的聘礼有多少。

孟大金又安排了一批小伙子们进去,等他们把聘礼抬出来的时候,村里人一数又是十六抬,彻底炸了锅。

孙家的看到这十六抬聘礼惊得张大了嘴巴,久久没合上。傻傻的跟着抬聘礼的队伍去自己的娘家。

最后是孟义的了,也是十六抬,村里人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好家伙,整整四十八抬聘礼,这在方圆几十里,连听都没听说过,孟家这一次又出了大名了。

果不其然,过去了好多天之后,各个村里的人们还在议论着孟家同一天下聘,抬出四十八抬聘礼的事情。

而在进了腊月之后,孟家又传出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孟家的三兄弟将在腊月十六这一天同时成亲。